今天小编月璟要和大家分享的是都江堰南桥简介历史 都江堰南桥介绍。
1、南桥横跨在都江堰水利工程分流岷江形成的“内江”之上,距离著名的“宝瓶口”仅1000米。从南桥的外观来看是一座“廊桥”,但又和广西、湖南等地常见的廊桥形制有较大区别,建筑外观独树一帜,是四川特色的古桥。
2、南桥始建于清代光绪年间,距今一百多年历史,在这百年间因洪水、战乱经历过多次损毁和重修。初建时的南桥名叫“普济桥”,这个名字在我国的古桥中很常见,“普济”二字在佛教文化中意为“普济救助,佛祖帮助芸芸众生排除困扰,顺利登上彼岸。”因此作为桥的名字比较合适,也是古人的一种美好祝愿。
3、四川都江堰地区民间历来有俗语:“灌县出南门——无路。”灌县就是今天的都江堰市的老城区,古代的灌县县城主要在内江北岸,灌县古城南门外即为内江,以前江上没有桥,所有就流传了这句话。现在南桥北边不远处还保留有部分明代灌县古城的城墙遗址。
4、自从内江上的廊桥建好以后大大便利了人们的出行,随着交通的发展,普济桥成为了灌县往南的重要通道,结束了灌县“出南门无路”的历史,即古籍记载的“雁翅凌空,直指南道”,所以后来人们就把普济桥改名为南桥。
5、建造南桥的有两位主要人物,一位是清代著名的封疆大吏,四川总督丁宝桢,另一位是当时的灌县县令陆葆德。根据清代吴之英撰写的《普济桥碑》和民国时余定夫的《南桥记》记载,清光绪年间丁宝桢曾主持对都江堰进行大修,征用民工万余人,修复工程结束后朝廷的工程款和粮食有较多结余,“余金二千余两、粟百余斛”。
6、于是,县令陆葆德上报四川总督丁宝桢,建议用剩余的钱粮在内江上修建桥梁,丁宝桢同意了这项惠民工程,建桥事件也说明丁宝桢是一位廉洁的官员,否则工程款也不会“盈余”。公元1878年冬天,在灌县县令陆葆德的主持下工程开工,历时几个月在内江上建造了一座木质廊桥,取名普济桥,建桥过程和参与人员都立碑记录。
7、内江是都江堰向成都平原分水的主要河流,水流较大,雨季的时候易发洪水,因此开始建的木质廊桥没过多久在1898年就被冲毁,当时的县令陈伟勋又对南桥进行了重建。到了清末民初,以及近代战乱不断,南桥历经风雨沧桑,多次重建,有时是天灾,有的时候也是人为拆毁,包括灌县古城的城防设施。
8、1958年,1979年的重建让南桥的桥身逐渐变得更加坚固,外观形制也基本固定,桥面更宽,建筑用材也提升了,整座廊桥雕梁画栋,诗词书画样样不少。2008年的512大地震对南桥破坏程度较大,桥身受损严重,被鉴定为危桥,2009年进行了全面的修复改造,并装饰夜景照明设施,就是我们今天看到的南桥。
免责声明:本网所有内容(包括且不仅限于图文音视频)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,仅供个人学习交流分享。如侵害到您的权利,请联系:[email protected]